「No will is too small and no act too helpless.」
—中國異見藝術家 艾未未

天時暑熱,香港天氣侷促之餘濕氣又重,戴着口罩走在街上彷彿已在做帶氧運動。越戴越「炆」的我們,相信不禁想問一句:「疫情幾時至完啊?」。可惜當大家以為這陣子的風平浪靜是香港疫情穩定的徵兆,昨晚卻傳出沙田瀝源邨祿泉樓出現確診個案,似乎我們暫時都未能鬆懈下來呢。

著名中國異見藝術家艾未未似乎也很憤怒,最近除了忙於拍攝一齣有關這次蔓延全球疫症的紀錄片,更抽空創作了一系列含大量直線抽擊和隱喻符號的口罩,放在ebay上發售。讓大眾收藏和發洩之餘,收益亦會撥捐抗疫機構;除了防疫和遮暗瘡,口罩似乎也能成為一塊甚具玩味的畫布,讓你不「拋頭露面」也能盡訴心中情。為艾未未icon的中指圖案口罩,香港人必備!

揸緊「中指」

1995年,艾未未在其被視為中國年輕人政治啟蒙的作品《透視學-天安門》裏,對着中國權威象徵天安門舉中指。手勢以及代表其對中國政權的不滿反制精神,從此成為他的標誌。如此具象徵性的作品,會連同他在世界各地包括美國白官、德國國會大廈及艾菲爾鐵塔等象徵當地政權核心的地標前舉中指的相片,一同被印在這次推出的口罩上;以彰顯對個人的充權(empowerment of individual),是屬於地球上每一個人的習題。尤其每個國家都有屬於自己的人權議題有待改善,在近來這般多事之秋,相信艾未未這些攝影作品能作為很好的提醒,警惕我們要有「say no」的勇氣和覺悟。

象徵「empowerment of individual」的艾未未攝影作品。(圖片來源:eBay)

共20款「艾未未口罩」(Ai Weiwei Mask)除了有標誌性的攝影作品,也有大量具指向性隱喻的圖案。例如從相片擷取的舉中指圖案,被造成人手和骷顱骨手,感覺有種到死也要「揸緊中指」的信念,十分有意思;另也有由手銬、攝錄鏡頭、「河蟹」及Twitter商標組成的「言論自由系列」;以及於早前曾公展過名為《兒戲》系列、取材至《山海經》的作品。除了有艾未未本人的頭像,有點像蝙蝠的中國傳統神話生物也引起觀眾無限聯想,玩味十足。他以木版雕刻的方式把圖案印在口罩上,那種粗糙感反而更有「硬橋硬馬」的質感,巧妙地與他含大量政治和隱喻符號的圖案匹配。

這次發售口罩的全部收益均撥捐人道機構,包括Human Rights Watch、International Refugee及Médecins Sans Frontières。艾未未在Instagram上表示,這次蔓延全球的疫情是人道危機。每人不論自己還是集體也好,均需要有所行動。他也強調這種由下而上的社會參與模式在這次疫情裏扮演很重要的角色,因為一個「會戴口罩的社會」其實並非因為政權的「指導」,而是取決於每個個體的「選擇」。艾未未這番話聽來有點弦外之音,相信除了適用於這次疫情,也應該適用於一切社會事務和狀況。

「艾未未口罩」(Ai Weiwei Mask)網上發售

網站連結:https://www.ebay.com/e/charity/aiweiwei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