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利博物館就「Dalí Lives展覽」釋出幕後製作花絮(結尾有彩蛋,萬勿錯過!):

「我是天才,我沒有死亡的權利。」——薩爾瓦多・達利(Salvador Dalí)

自命不凡的西班牙超現實主義畫家達利(1904-1989),曾說過他「相信一般的死亡,然而絕對不相信達利的死亡,因為我的死幾乎是不可能的」。他其中一幅最有名的作品《記憶的永恆》(The Persistence of Memory),就以扭曲扁平地掛在枝條、石塊上的鐘面,隱藏他對時間與潛意識的思考——雖然他本人聲稱畫作只是來自臨睡前吃過的一種入口即融的諾曼第芝士,但仍舊引來不同人士的各種想像和解說。

達利畫作《記憶的永恆》(The Persistence of Memory)

作為與畢卡索和米羅齊名的畫家,達利向來以瘋狂、怪誕聞名於世。他在畫中建立一個介乎於現實與抽象的世界,以極具個性的風格傳達無理性的藝術觀。達利深信自己的天才,正如他說:「每天早晨醒來,我所體驗到的極度快樂,就在於成為達利。」善於自我營銷的他,尤其以那百變的二撇鬚造型最廣為人知。

達利逝世三十年後,另一件「超現實」的事情卻發生了——他被發現在美國一間博物館擔任導覽員,還向觀眾聊天氣、介紹自己的作品,甚至還迷上了自拍。

位於美國佛羅里達州聖彼得堡的「達利博物館」,2019年與GS&P廣告公司合作,展開一個名為「達利生活」(Dalí Lives)的新項目,用AI技術將達利重現於真人尺寸的大型螢幕之上。電子螢幕設於博物館的不同位置,在第一個看板上,達利會依據日子和天氣閒聊,歡迎觀眾到訪博物館參觀他「最偉大的藝術作品」;另一塊螢幕設在三樓,當中可見達利正坐在不遠處凝神繪畫,但當你按下呼叫鈴,他便會走上前來介紹自己的生平、性格與作品;離開博物館前,達利還會在紀念品店等候與參觀者道別,最後還突然掏出手機,轉過身去,要求與觀眾自拍一張。

是次Dalí Lives展覽製作耗時半年,由AI系統分析6000多個影像,配以超過1000小時的機械學習,將達利的臉部動作,包括眉毛、眼神與嘴巴的細緻移動仔細地還原,其後將種種表情特徵加諸一位身型與達利相似的演員身上,再由配音員結合法語、西班牙語和英語模仿其口音,並根據達利的語錄和書信內容進行錄製,最後創作出一共45分鐘的125個互動影片。

團隊將科技融合藝術體驗,旨在讓參觀者能夠以更直接、具情感的方式接觸藝術,透過一種革命性的方式與藝術家互動,繼而視之為一個活生生的人,而非僅存活於歷史的人物。Deepfake(深偽技術)近年廣泛被應用在不同媒介之上,帶來創新可能性之餘亦引起各種道德爭議,對於利用deepfake技術使逝者「起死回生」,亦產生了毀譽不一的評價。就達利的狀況而言,由於他沒有在生的後裔,並曾在遺囑中將西班牙王國立為自己唯一的繼承人,因此是次展覽是在西班牙達利基金會的許可下舉辦的。

雖然如此,相信自己的精神具有永恆意義的達利,應該並不介意展覽藉AI將他帶來現代世界。達利博物館執行長Hank Hine更提出:這個項目的種子是由藝術家自己播下的。達利對時間的抗拒,以至無理性的世界觀,或許使他成為這次藝術科技試驗最適合的人選。Dalí Lives或是文化機構首次將deepfake技術用於藝術目的。展覽對達利的精神所作的特殊詮釋,讓藝術得以跳出靜止的平面,為觀眾帶來個人化的參觀體驗。

「如果有一天我死了,雖然不太可能,但我希望咖啡廳裏的人會說:『達利死了,但並非完全是死去的。』」世人視達利為瘋狂藝術家,但他對自己的一番預言,卻在某種程度上成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