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定在3月開幕的Art Basel,因疫情延期至本月開幕,今日(25日)及明日(26日)開放給貴賓預覽,預展的首日經已人頭湧湧,每個展區都擠滿了藝術愛好者。雖然展覽因疫情延期,但今年參展的畫廊反增無減,由去年的104間增至130間,合共28個國家及地區的畫廊及藝術機構參展。


其中《曾灶財個展:「九龍皇帝」物語》駐足的觀眾尤多,展覽除了展出曾灶財的真跡以外,亦還原了其工作室的原貌,呈現多件九龍皇帝的生活用品,包括信件、舊報、筆記本、墨寶等。同場還置有一部電影機,播放沈殿霞主演的電影,帶領觀眾回到八、九十年代的時空。展中的工作室陳設,亦將推出成NFT,將創新與舊時元素共冶一爐。

此外,藝博亦不乏來自世界各地的知名畫家。來自菲律賓的Nicole Coson,將自身在英國讀書時隔離的心境記錄下來,藝術家先將顏料塗於百葉簾上,再印上畫布,形成隔離在家時常見的窗景。密不透氣、充滿壓迫感的百葉簾,表達了疫症之下普遍的無力感:當外面的世界如此大,我們卻只能待在窗簾的這邊窺看外頭景色。

Blindspot Gallery展出的其中一系列作品,為本地藝術家林東鵬的盆景之作。林東鵬於2021年旅畢美國西岸三個月後,回到香港的工作室,發現原本用於風景創作的盆景,原來是一片可移動的「土地」,猶如一個微型的世界。林東鵬因此認為:「人不能選擇自己的出生地,不能選擇種族。但藝術家可以選擇創作題材,直面世界的真實。」透過多份盆景之作,藝術家從中思考人心能在何處紮根,同時高呼「還一片風景自由,還呼吸與思想自由!」



今屆展會除有多間藝廊參與外,同場也將展出六件精選的大型裝置作品,其中藝倡畫廊展示了許開嬌之作,藝術家在透明膠袋上繪有形態、顏色不同的金魚,甚至細緻地重現金魚細紋,一個個袋子並列時,令人聯想到香港金魚街的景觀;弗勞爾斯畫廊呈獻陳麗雲 的《裝構》,其作品以撕碎的雜誌交織成一張大型的網,探討媒介使用和日常體驗的變化;梁基爵的裝置作品《忐忑》,則以40頻道的揚聲器系統,播放藝術家自身的心跳聲。
與往年一樣,Art Basel今年亦會結合數碼平台及實體展,讓世界各地的觀眾都能欣賞網上展廳、虛擬導覽、講座直播等精彩內容。本年亦特別加設了NFT畫廊,展示來自八位藝術家的作品,觀眾可以與作品互動,透過觸發藝術品的生成功能,獲得獨特的NFT作品。


敬請繼續留意文化者 報導,獲取兩大藝博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