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是年輕還是年長的設計師,都必須活在當下,與時代同呼同吸。」

——永井一正

日本國寶級平面設計大師永井一正,不論從作品風格與藝術特色,還是設計事業生涯之長而言,都在全日本數一數二。現年93歲的他,自戰後投身設計事業至今不綴,創作的海報累近1,000張,期間永井不斷探索新的設計語言,從不固守單一風格,其作不單顯露設計師自身對社會和生態環境的關係,更切實影響着日本戰後的設計思考乃至當代的設計語言。

永井一正於1929年在大阪出生,並在東京藝術大學修讀雕刻,1950年代後期,投身平面設計的他先是以海報起家。時值日本戰後經濟起飛,多家大企業急速崛起,造就了商業設計的需求。從永井早期的作品當中,已能看出他鮮明的風格,當時電腦軟件尚未開發,他僅使用直尺和圓規作為設計工具,作品具獨特的幾何抽象風格。

此時期日本受西方文化影響的同時,亦保留着深厚的文化身份自豪感,這在永井的設計中亦可見一斑。1965年他為朝日啤酒創作的海報上,作為商品的酒瓶僅佔畫面的一小部分,反而以旭日旗為圖案的瓶蓋,卻堆砌起來並佔據了大幅海報,此作其後在極具聲望的波蘭華沙國際海報雙年展上獲得了金獎。幾年後,永井再為札幌奧運會設計標識,一躍成為國際知名的平面設計師。

1974年,永井創作的一系列作品,開始展現前所未見的空間感,並透過一些宇宙及風景的元素,表達他那未來主義濃厚的世界觀。在此時期,他的幾何風格依然時有顯現,例如被設計大師龜倉雄視為顛峰作品之一的「Kawakichi」海報,就以浩翰藍天、大海及沙漠攝影,加以朝遠處聚集的細小方格,在構圖上保留水平、垂直、左右對稱,卻在2D平面設計上呈現出縱深廣闊的立體空間感。

除此以外,對於生命的關懷亦一直貫穿永井的創作生涯。80年代後期可視為永井另一階段的起始,此時他開始創作個人作品,並棄用直尺,轉用手繪。他以保護瀕臨物種和環境保育為焦點,將幾何造型直接與具象的活物結合,極具視覺效果。他所創作的生物難以被定型,儼如想像出來的動物以各樣形態出現,有些幽默可愛,有些卻優雅孤獨。1988年他為「JAPAN」展覽創作的「龜」和「蛙」,更大量擷取日本傳統美學,採納江戶時期復興的琳派風格。

經歷從抽象到具象的風格轉變,永井一正直到近年仍持續創作,並出於對設計和生命的熱愛,而把人類與大自然的和諧及共存作為創作的主題。整個「LIFE」系列作品海報,顯示出永井的想像力以至創作形式的突破,他曾以非慣用的左手作畫,微顫的筆觸顯出童趣,又曾將鳥蛋置於燈光下,觀賞其紋路,從生命的起點重新認識活物,反映永井對生命奧秘的好奇心及觀察力。

從1950至60年代的幾何抽象風格,到近年的具象手繪實驗,永井一正的長青創作生涯,體現了他畢生對物質及自然世界的好奇心和觀察力。近日27畫廊為永井一正籌辦了首個大型作品巡禮,在K11 MUSEA展示他逾百件經典海報及傳世之作,並分成四個篇章:「設計之眼」、「天外之外」、「意象之思」和「生命之友」,追溯永井的四個創作階段。

這次陳列的海報多達99張,另外還有永井一正的手稿,同時,他筆下的其中一個可愛活物更首次擺脫平面的限制,化為高達1.9米的巨型藝術裝置,讓觀眾更深入和立體地認識永井的創作。近年全球面臨各種考驗與轉型,令人們被迫重新適應各種新的常態,在這樣的世代之下,永井一正對生命和世界的熱愛,以至他對於創作形式的持續挑戰,或能為觀者帶來鼓勵和啟發,從而擁抱生命中的無常。

《永井一正 瞬間・永恆》
日期:即日起至10月12日
時間:中午12時至晚上8時(星期一至五) / 早上11時至晚上9時(星期六、日及公眾假期)
地點:K11 MUSEA 6F Kunsthalle

撰文、攝影:鄭思珩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