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離散之年,離別畫面一再上演,餐桌上的親友一個個離席,從別後,憶相逢,幾回魂夢與君同,你我相隔一片海,不知歸期,不知何時能重聚。與此同時,北方移民不斷湧入,統治者大力打造大灣區政治版圖,人口流徙已成「美麗新香港」的新常態。留下來的人無力改變現狀,營營役役為生命打拼。大館 Spotlight 表演藝術季劇場節目《未境進行曲》,以物種流動、族群遷徙為題,帶領觀眾穿梭大館各處,以魔幻現實手法虛實交織出一場殖民地大歷史,是一感動人心之作。

原居民與殖民者的「種內競爭」

繼 2021 年以大館監獄及香港礦石歷史為靈感創作與岩石有關的浸入式環境劇場《牆邊練習曲》,跨領域藝術團隊「歷歷在目」以大地上存在的物種為喻,創作新作《未境進行曲》。觀眾來到紫荊樓,戴上耳機收聽來自大地的呼召(吳景隆聲演)。一身素衣的嚮導、陳頴璇飾演的晴帶領觀眾啟程出發,首先在地下遇上語帶口音的農婦甜娣(洪迎喜飾),她背著一個由發光體所擬的嬰兒,是香港新界原居民的典型,由她帶觀眾重溫香港歷史。洋人與原居民之間發生衝突,風雨飄搖,花果飄零,甜娣只望能繼後香燈,保住家園和風水林,維持原有風俗文化不變。

殖民者為原居民帶來威脅,同時帶來契機,在改變中找到平衡。劇中將人類與動植物種相互比擬,與原居民相比的是獼猴,人類的祖先。獼猴族群是個充滿競爭的等級世界,既會雜交,亦會發生「種內競爭」。據說香港的原有野生猴群早已因破壞環境和過度捕獵絕跡,港英政府為建水塘,引入外來物種吃掉有毒植物,終令族群繁衍不斷,如今遍佈郊野。由張雅麗飾演的 Victor,意為「佔領者」(conqueror),頭髮造型有英女王之感。她擺出一副威儀的模樣解除封鎖線,帶領觀眾走上劇院,又揮舞藍旗,列陣檢閱步操,宣布維持該地風俗習慣現狀九十九載,顯然象徵了殖民者。

小島衰落 冒險者漂泊異地尋找新家園

Victor 終須完成支配者的任務乘船遠去,臨行前她向城市的森林作出保育的保證,作為臨行前的最後禮物。日不落國的旗幟降下,大洋國接管土地,開始大興土地伐林,米埔、城門、金山、 大潭,衰敗隨之而來。由陳子豐飾演的 Carlos 追隨古老傳說出發尋找應許地,與此城依依惜别,冒險地踏上一條無路之路。Carlos 之名源自西、葡語系,有「自由人」(free man)、「勇者」(valiant)之意,令人聯想到大航海時期海權國家派員出海踏上征途。遠洋航行是一場冒險,船員無法準確測量經緯,木製船殼無法抵抗船蛆侵蝕,儲備的食物不適合長期航行,船上的衛生與生活條件差劣,多少人染上疫病,在未抵達彼岸前死去。

劇中以常見卻面臨滅絕的君主斑蝶為喻。每年秋天,數以百萬的君主斑蝶會進行一場跨越大西洋的大遷徙。其中初夏出生的壽命只有數月;雌性產卵後便會死去,意味著牠們一生可能只有一條路線,而這段旅程需要好幾代共同完成。活在移民潮,要建立美好家園落地生根,需要好幾代人的努力。

劇場亮起紅燈,隨著山林城市變得千瘡百孔,環境迫使君主斑蝶孕育出「超級第四代」,成功找到新大陸建立家園,暗示逃港者可能成功上岸,成為遠方的新移民,另一個逃港的晴。這不禁令人思考這群理想主義者,會否演變為殖民者,變成另一個支配者 Victor,與原住民發生衝突,發生另一場種內競爭?角色僅是一張臉譜,族群流動,軌跡卻見相交,人類的命運在大地上不斷輪迴。

劇中小葵花鳳頭鸚鵡的故事,亦帶給觀眾一點勇氣。小葵花原生於印尼及東帝汶,自十九世紀末開始,因濫捕和伐林而極度瀕危,現時全球僅有 2,000 隻。據說二戰期間,香港淪陷前,港督楊慕琦官邸裡的 23 隻小葵花被放走,在市區樹林間開枝散葉,由於本地沒有小葵花的天敵,加上受法例保護,現時整個族群大概有 150 至 200 隻,成為原生地以外的最大族群。淪落異鄉的遺民,如今已落地生根,成為香港的一份子,香港可說是瀕危的小葵花的避難所,如同避難來港的晴。活在 2023 年,若然時勢驅使我們離鄉別井找一個新祖國繼續做人﹐成為流散族群(disapora),只要在異鄉努力保存文化和語言,亦是令身份得以繼續傳承的一種方法。

文明沒落 土地永在

生命短暫而有限,也許終其一生,不論是去或留,也未能找到我們理想中的流奶與蜜之地,本劇主題所述的一片「未境」。此時,本劇希望帶出的是一種治癒:「抬頭望星,必有安慰。」如西西《欽天監》中所表達,天空本無邊界,不論膚色宗教國族身份,我們本是仰望同一片天空。星座、經緯、時間皆是人類虛構的假想線,人們運用這些看不見的線,將流動與無垠切割出單位,借為測量基準,掌控不可知的渾沌。回歸原初,人類是萬物都是命運共同體。然而人類爭權奪利,破壞大地,遺忘了最初被賜予的身份,而土地承載著這一切,只能默默陪伴,就如耳機傳來土地的呼告,聞其聲卻不見其人。地球歷經數億年演化,微觀有多少場相聚、離別,「等不到了,個個都走了!」宏觀有多少個文明進化、消亡,「文明沒落,土地永在」,本劇留下的是一個富有靈性的答案——種子有八萬年記憶,在這地發生過的每一場冒險,實現理想途中的每一場犧牲,不管是否成功,都會被自然記住,一切都是真實不滅的。

全劇令人印象深刻的,是甜娣反覆吟誦的「準備籮筐,必有收穫」。農人莊稼受氣候和戰亂等因素影響,豐荒聽天由命,讓人想到一則《聖經》故事:即使無花果樹不發旺、葡萄樹不結果,橄欖樹不效力,田地不出糧食,農場上絕了牛羊,也要找到活下去的意志。我們行善,不可喪志;若不灰心,到了時候就要收成。念念不忘,必有迴響,這就是《未境進行曲》帶給這片土地的應許。未來可以裁種於手指之間,我們的故事才剛剛開始:「僅此而已,又不是僅此而已。」

撰文:蘇麗真
相片由大館提供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