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要改編,我就要思考有甚麼東西是在舞台上能做到,而在電影卻做不到的。」

──編劇陳詠燊

《飯戲攻心》從大銀幕到舞台,應如何改編從而適應舞台這種媒介,電影版導演及編劇陳詠燊苦思良久。「我覺得飯戲攻心的精髓,除了在於演員的演出和結構之外,最後一場戲媽媽的出現也很重要。我一直想不到,如何以舞台劇呈現媽媽這一幕。因為我不想一個演員,等了整場,到最後才出現。」

與電影不同,舞台劇是由空間及時間連貫的媒介。「而且電影的close up,霓虹燈,一下jump出來的出場感覺,(在舞台劇上)一定不是這樣處理。」

更大的幻想空間

「我思考了很久,最後才想到這個平行時空──由叉燒爐變為太空艙的概念。」電影中「大佬」夢見母親這一幕,在舞台上則換為大佬躲入外表似叉燒爐的太空艙,從觀眾的角度出發,便會看見主角大佬獨自藏身於太空艙內──這樣的呈現具有甚麼意義?這是陳詠燊拋給觀眾的問題。如此,呈現給觀眾的畫面,便會從一個實體人物,變成了充滿想像空間的舞台符號。

「有甚麼是舞台能做到,電影做不到的東西?其一就是幻想空間。」陳詠燊認為,如果電影中大佬步入叉燒爐,觀眾便會認為太過荒謬、虛假,但要是在舞台上呈現,便可帶來另一種效果,觀眾也會信服這種處理。

陳又提及到他的第一套舞台劇──《日新》:「就好像我之前寫《日新》的時候,我希望它不要像《南海十三郎》。因為人家已經很成功了,在這個類型上,我不會寫得比杜國威先生好。」

陳詠燊於是另闢他徑,首次嘗試撰寫舞台劇本時,他發覺舞台劇中的創作空間可以更大。「我看外國的theatre,比如《孤星淚》,它們都很『實』。我想舞台可以呈現更大的可能性。」故《日新》非僅僅呈現孫中山的革命成長事蹟,從他將《西遊記》的角色與劇情置於舞台,以類比孫中山排除萬難之偉跡,可見其對歷史人物類舞台劇之探索嘗試。

角色關係應更強烈

「我發現,在舞台上的人物關係應該要更強烈點。因為在舞台上,一場戲一旦結束,而演員都還在台上,觀眾就會問:『他們的關係是怎樣?』」陳詠燊認為,電影版及舞台版的整部戲都在一個房子內完成,在人物關係沒有太大改動的情況下,兩者向觀眾呈現的效果卻有所不同:電影透過後製剪接、不同角度的鏡頭拍攝、特寫,角色關係一目了然;舞台則需依賴演員的肢體演技向觀眾傳遞訊息。

「所以舞台上他們關係間的糾纏比電影更大。」這是陳與一眾演員讀劇排練時的反思。電影所呈現的角色,更見其內心糾結,因觀眾能透過近景鏡頭,入微觀察各演員的表情變化,轉眼舞台劇時,或會驚訝於演員演技變化如此之大。假若電影版的角色,是蘊含着如水般淡然的溫情與愁緒,那麼舞台劇所呈現的,則是大起大落的矛盾與衝突。

雖然角色關係等整體框架變化相對細微,但陳詠燊因應舞台所做的各種細緻改編,已造就出兩個傳遞訊息有所不同、觀賞體驗亦截然有別的作品。

撰文:香港藝術節青少年之友實習記者 陳昊凡
(部分圖片由香港藝術節提供)

👉🏿👉🏿如果喜歡我們的內容,請把The Culturist專頁選擇為「搶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