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第二十屆香港亞洲電影節,因應 Wim Wenders 執導、役所廣司演出的《新活日常》(Perfect Days)香港放映,請來這位日本重量級演員來港,出席大師班。大師班中,除了電影節的主持,還找來導演陳健朗擔任嘉賓主持。現年 67 歲的役所廣司曾得過無數獎項,包括今年剛憑這套新作,在康城中稱帝。役所在日本影壇地位甚高,曾有多位男演員表示他是自己最敬佩的演員,因此有「偶像的偶像」之稱,但真實的役所廣司,輕聲細語,談自己的想法、經歷,謙卑之中,還時有幽默之舉。他說,當演員需要聽別人的話,還要有勇氣,要經常問自己:這樣演足夠嗎?

問(亞洲電影節主持阿成、導演陳健朗)
役所(役所廣司)
生活就是電影
問:觀眾剛看完《新活日常》,我們先由電影談起,戲中役所廣司先生飾演清潔工,平生很少說話。役所廣司先生其實是怎樣理解平山這個角色?
役所:平山是一個只靠最低限度的物質過生活,沒有什麼特別的財產可言的人。他可以做到自己喜歡的工作,又可以去澡堂洗澡,還可以喝一點點酒,讀喜歡的書,每晚都好像很滿足地睡覺,其實就和我過着非常之不同的生活。但我覺得平山是一個非常之滿足的一個角色,我對這套電影的感想,就是一個很重視自己生活,很努力活出自己的人,我們只要拿個攝影機過去,其實就可以是一部電影。
問:將近尾聲那個鏡頭,兩分多鐘特寫拍着平山,役所廣司先生可以分享一下,有沒有一些在劇本上沒有寫到,但要靠你去呈現出來的東西?
役所:其實劇本很簡單,很少對白。每一個場口都是一個一個寫,甚至在這場戲,角色想甚麼這些指示也是完全沒有的。這樣的劇本有一種簡單的味道在裡面,是一個很出色的劇本。他在想什麼,是作為演員要去想的東西,所以我決定再試試看,就這樣演了。最後那幕,劇本寫的是「平山突然哭了」,我問 Wim Wenders 該怎演好?他說沒所謂,哭也好不哭也可以!我說「但劇本寫我哭了」,我們決定,兩個都試一下自由發揮,成了現在版本。
雖然製作的過程和劇本有很多曖昧的地方,但是相信看的大家,才會有空間去感受這套電影想說什麼。平山最後那個複雜的表情,大家再看到木漏之日(木漏れ日,kimorebi)的意思,相信在場的每一個人都有不同的感受,但我覺得,大家的感受都是對的,這才是最正確看電影的方法。

發展自己特色
問:這齣戲中你演清潔工,怎去準備?是否每次演出,都得有這樣的訓練?
役所:如果演特別的職業,我認為是需要有訓練的,去取得那種經驗,感受一下。這次我希望大家看到,會問 Wim Wenders 是否真的請了一個素人清潔工來演戲?這次我們請了兩位清潔員來指導我,在拍攝期間他們每天都會陪我拍攝。他們都說我的手藝很好,明天就可以在隨時來上班了!
問:演員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這麼厲害的表演。役所先司是仲代達矢弟子,曾在他的學校學習。一開始時,仲代達矢是否很影響你?
役所:我跟仲代前輩學習的時候,主要是舞台劇比較多 ,當時我都演一些小角色,或者在後台幫忙。跟着他們去巡迴全國的演出,就可以看到他們由一個角色的建立,去到在舞台演出,真正可以看到一個角色是怎樣被演員去演繹出來的!這些角色都是透過每一次演出,不同的跌跌碰碰建立出來,相信我在這些個經驗裡面學習最多。
仲代前輩很有個性,他也是很多男演員會去模仿的對象,我自己也有去試過模仿他,結果被罵。我覺得是要那把聲音,那個樣子才是仲代的演技,根本抄不過來。發現了這件事之後,我就更加努力去發展自己的特色了。
問:模仿往往在學習階段幫助很大,但很多人因此停留在此。那怎樣可以找到自己的特色呢?
役所:演員需要觀察別人有甚麼小動作,不只是觀察,首先你得有意識的去留意。演員演的是人,觀察人很重要,人和人的關係有時很煩,但再煩也應該先跟他們相處一下,這才可以了解到不同的人是怎樣,這很重要。
講台詞的時候會有些設定、有些動作,讓你去做,其實在你試戲的時候,就會想一下,會不會有些違和感?有甚麼不對勁?可能只是一個字,可能只是一個動作,但透過你去想,逐個排除,相信在這個過程中你就會更加找到 一個自然的演繹方式。
聽別人的話才能成長
問:有時導演要求你的動作,你感到不舒服,會怎處理?
役所:的而且確,初出道時演戲,常有導演說「不是這樣啊」,我會問:為甚麼不是這樣?有些導演,也確實令人很不歡喜,但有時我會選擇放下一切,跟從導演的方式去演,最後發現這樣也可以!如果都用自己的方式去演,慢慢你會發現世界像剩下你一人,你也在一直做同樣的事,不會有新發現。聽別人的話,才能成長和發揮。當我發現了新的東西的時候,作為一個演員,可能會慢慢地擴大自己的範圍,所以不要太固執。有時候不要太限制自己,不要只是說,要我的方式去做事,而是真的聽別人的說話,他相信也是很重要的事。不過我也覺得,有些導演真的不聽他的話會好一點。
問:先生的作品很多,我們為回顧展選擇放映作品的時候,都希望不同時期,或者不同的類型我們都選擇到。我們發現1995至97三年之門,你的經典作品很多,包括《鰻魚》、《談談情跳跳舞》 《X聖治》、《失落園》等等,很難取捨。這幾年對你來說,是一個轉捩點?
役所:你提到的時期,的確是我想用演員身份,去䇄立於影壇的時期。那段日子之前,日本電影不多,很少人能成功開戲,有些導演例如《談談情跳跳舞》的周防正行,黑澤清等,都得靠開拍成人電影來學習拍攝電影,很多工作人員也是一樣,所以那三年的確讓大家出人頭地了。
我那時候大家都很有志氣,都有一種「我不是拍AV的,我拍的是電影」的態度,因此自由度很大,十分熱血,即使沒有預算也很努力,作為演員能在那段日子參與其中,覺得十分幸運。
問:役所先生曾拍過一部電影,還有做導演的想法嗎?
役所:我拍了《蝦膜的油》之後就想再次挑戰做導演,但我想專注執導,不想在戲裡演出,我提出了很多計劃、很多故事,但是我經歷很多導演都會遇到的事情,電影公司的回應總是「不夠商業啊」,「賺不到錢啊」,「沒有人有興趣看這些東西!」「我們賺不回成本的」。如果真的找到一個自己很想拍的故事,甚至乎是覺得只有我自己才知道的,是我最認識這個故事,我會真的考慮再去拍攝。

演員需要勇氣
問:幾年前役所先生說,自己沒有代表作。你的目標是要拍一部一百年、二百年後,大家都記得的作品。現在想法也一樣?
役所:我不會回答啊。50年後,我已經不在了,如果有一部作品,還能讓觀眾觀看,那我已經無憾,也做到了一個偉大的演員了。
問(觀眾):片中平山有一些小習慣,您自己也有這樣的日常習慣嗎?
役所:我現在想到的習慣,可能是一個壞習慣,就是每天都要喝酒。今天是因為見大家,所以我不會喝,明天也一樣。
平山每天都被陽光照醒,看太陽,然後出門的時候深呼吸,我真的沒有這樣做過,但是我覺得這種習慣很好。電影結尾,有個說明關於木漏之日,每個人看到的角度每個人看到的景色都是不同的,只有自己能看到,沒有人看到同樣的光。陽光照射下來也好,陰天也好,真的去留意的時候,就是每一天都真的會有好的事情發生。
問(觀眾):年輕的時候,除了工作以外你會不會很自律的生活?會做些什麼?也很想了解一下,人有迷惘的時候,你會有什麼建議給一些年輕演員?
役所:如果要算年輕的時候,我真的沒有自律過任何事。我反而覺得,如果當時有更加努力,可能拍到更多好戲,或者可以更加早點成功。當然,演員很需要勇氣,我們在這麼多人面前表演,真不容易,如果會害羞的話就不會有力量,所以無論如何要有勇氣。我覺得做演員做足準備是非常重要的,你也要常問自己:這是否足夠了?做足準備,演出的那一瞬間你會感到自由,你要比任何人都需要做了足夠的準備,這是非常重要的。
問:那你有沒有試過,到了現場真的沒有做足準備?
役所(笑):我會反省,但是,是有的。
撰文:何兆彬
相片由香港亞洲電影節提供
劇照由安樂影片有限公司提供
||如果喜歡我們的內容,請把 The Culturist 專頁選擇為「搶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