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藝術需要有公眾參與、予公眾使用,那才是一件真正的藝術品。」對建築藝術家黃卓健(Ricci)來說,公共藝術的意義不只為美觀;佇立於社區,作品需要與社區和街坊連結才能產生意義。 Ricci是其中一位…Continue Reading
分類: 香港
「要行山唔難、平時騎牛返工返學、出市區仲耐過飛一轉台灣、臭味薰天屯門河…」有關屯門的搞鬼迷思滿天飛,向來是網民愛吹水討論的話題。不過作為受邀參與藝術推廣辦事處「非凡!屯門河」公共藝術計劃的…Continue Reading
「當年藝術館成立後,第一件收到的捐贈品『白釉高足杯』,就是來自敏求精舍創會主席胡惠春先生。」香港藝術館館長(中國文物)鄭煥棠說道。 香港藝術館與收藏家組織「敏求精舍」同創辦於60年代,他們有着青梅竹馬…Continue Reading
「吓?除鞋?淨係除左腳?」站在展覽入口的我有點猶豫,也不懂用意為何,兩秒後還是乖乖地照導賞員意思做。方才發現這種帶錯愕的質疑聲音在展場裏此起彼落,遊人的第一反應似乎大多都感到奇怪,終究還是脫掉了左腳的…Continue Reading
崇尚無為自然的老子竟騎牛豪華出走?青牛現在被視為老子的標誌,莫非此事屬實?老子與牛又有甚麼關係? 「辛丑說牛」 現正舉行的「辛丑說牛」展覽以牛年為主題,展出 12 件與牛相關的精選中國古文物,慶賀今年…Continue Reading
由於「粵語」、「粵菜」、「粵港澳」等稱謂,現在每當講起「粵」字,大家或多或少會聯想到廣東。然而,大家是否想過我們每日食的粵菜、講的粵語,那個「粵」字本意為何?「廣納百川」將為大家提供一個說法。 「廣納…Continue Reading
//*香港文化博物館現因應疫情暫停開放,館方將於2月2日(星期二)舉辦免費網上導賞,詳情請點擊連結: https://www.lcsd.gov.hk/edutainment/tc/academy/pa…Continue Reading
2019至2020年對香港人而言,是難過又難忘的年份。現在黃竹杭刺點畫廊(Blindspot) 舉行香港畫家楊東龍的個展《日課》,正是他這段非常時期所創作的作品,亦加插了他2015 年至 2018 年…Continue Reading
不應「以貌取人」的道理,大家都明白。然而,我們卻習慣「以貌取畫」,常常以畫得寫實與否,去判斷一幅畫的好與壞。這種流於表面的觀畫方式,往往使我們忽略作品本身的深意。 以中國書畫來說,除了筆墨技法的賞析,…Continue Reading
「雖然現在很刻苦﹐但我們要尋求心靈的希望,希望觀眾看畫展可以變得快樂和被療癒。」— 香港插畫家Steven Choi 蔡景康 明明是家,卻偏偏被流浪,香港人總問自己為甚麼是我們要流浪。其實小王子也流浪…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