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當代攝影藝術的載具,攝影書當然不只是相簿。除了攝影師自身的作品水準,實體書紙的印刷效果、材質選擇、釘裝編排… 通通影響着攝影師敍事表達、傳遞概念的效果,以及讀者的觀感體驗。由本地攝影藝…Continue Reading
分類: 攝影
「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對於同一件藝術品,不同人會有不一樣的感悟與看法。藝術家或設計師想要傳遞的訊息,在觀眾眼中可能會有截然不同的理解。近日,美國候任副總統賀錦麗(Kamala Harri…Continue Reading
進場前,店員給了我一枝花。隨身攜帶着,當時直覺有如參加喪禮。 展場360度均被一幀幀染了色的詭異香港街景圍繞,觀者卻置身在充滿生命力的植栽裏;眼前投影幕在放的,是哥哥張國榮的經典舊歌,我腦裏響起的卻是…Continue Reading
在英文諺語裏,「Nosy」意為那些不尊重別人隱私的人。「意大利語裏,『Ficanasso』(意指八卦)也有着一樣的意思。而且兩者都含有『nose』(鼻子)在字裏。」大玩文字遊戲,最近與意大利總領事館文…Continue Reading
一座廢棄多時的三層高中式大宅,隱身在在平日車水馬龍的大馬路旁。本地廢墟攝影專頁「空城記」兩位年輕主理人Johnny和Eric,拿着相機到處拍攝摸索,有時像尋到寶似的、拿着已不曉得是多少年前的舊式紙巾包…Continue Reading
紀實攝影專注在故事所發生的事情上,而事件的關鍵往往只有一瞬間,有時因為要爭分奪秒,難免犧牲掉畫面美學的部分,如構圖、光影分佈等。我們或許會思考:真和美,攝影是否只能二揀其一? 香港著名攝影師鍾文略的過…Continue Reading
常聽攝影愛好者說作品記錄着拍攝當下那刻,然而冷冰冰的手機或電腦始終未能在視覺上還原當刻溫度;而即使誠心得把照片沖印成實體作品,卻又總覺得在相紙上呈現影像的方式還是過於刻板,距離所謂的還原拍攝當下始終存…Continue Reading
踩過了代表着上環的標誌性N級樓梯、終於來到本地攝影師鄧詩廷 Stephanie的個展,有種登山「追月」的感覺。踏進展覽空間,職員隨即關上場地大燈並播放音樂人Olivier Cong原創作品。在靜謐的A…Continue Reading
科技進步,人人手機代替相機記錄生活是日常。即拍即存檔、不合心意的就刪除,方便之餘甚至隨手就能拍出4K高清畫質,通通都是吸引我們換手機快過換季的誘因。「放喺數碼裝置嘅相隨時數以億計,但記得嘅有幾多?」被…Continue Reading
香港歷史博物館的《香港故事》常設展覽由今日起暫停開放,以作大規模翻新。不過,大堂展覽《舊影藏珍》仍在進行中,大家可以透過欣賞香港早期的歷史圖片,了解港島北岸於十九至二十世紀的變化。 1842年英國割佔…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