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The Culturist

The Culturist

  • 首頁
  • 360美術館
  • 展訊
    • 360美術館
    • 展訊
    • 舞台/活動
    • 海外資訊
  • 文化
    • 社區
    • 傳統技藝
    • 閱讀
    • 音樂
    • 電影
    • 舞蹈
    • 設計
    • 評論
  • 藝術
    • 藝術
    • 攝影
    • 拍賣
    • 書法
    • 藝術科技
  • 專欄
    • 職人阿港
    • 黃紙仔
    • 八公講古
    • 釋本有
    • 一相一故事
    • 詠物誌
  • 文化者專訪
  • 聯絡我們
  • 訂閱我們

標籤: #photography

2021-10-302021-10-28 攝影、藝術、香港、展覽

日常的魅力 Greg Girard鏡頭下的八十年代香港 【展覽】

當我們回顧歷史,不難定義香港當時的面貌與形象。但當活在其中,我們又如何定義眼前的時代? 啟德機場, 1989 … 閱讀全文 日常的魅力 Greg Girard鏡頭下的八十年代香港 【展覽】

2021-03-272021-03-27 藝術、閱讀、香港、地區、展訊、攝影、文化

攝影書不只是相簿!逾100本教科書級示範作登陸灣仔【現場】

作為當代攝影藝術的載具,攝影書當然不只是相簿。除了攝影師自身的作品水準,實體書紙的印刷效果、材質選擇、釘裝編排 … 閱讀全文 攝影書不只是相簿!逾100本教科書級示範作登陸灣仔【現場】

2019-11-152021-07-03 專欄、一相一故事

拆得走,拆不走【文化者・一相一故事】

處身香港,每逢聽到某些市場即將要遷拆或重建,都會酸了眾人的鼻,大概是大家也清楚它不會有甚麼好下場,只能嘆一句「 … 閱讀全文 拆得走,拆不走【文化者・一相一故事】

2019-11-082019-11-08 專欄、一相一故事

跨越.生活【文化者.一相一故事】

看到同事這張仿何藩風的照片,我半調侃他拍得和何藩真像,而的確構圖和何藩以馬姐背影作主角的「暮歸」類近,不過主角 … 閱讀全文 跨越.生活【文化者.一相一故事】

2019-10-252020-03-08 藝術、專欄、攝影、一相一故事

宰羊【文化者‧一相一故事】

內蒙草原一望無際,早前朋友去了那裏旅行,回來和我說了堆見聞,和他看照片翻着翻着就看到了這一張,一位牧民牽着一頭 … 閱讀全文 宰羊【文化者‧一相一故事】

2019-10-182021-07-02 藝術、專欄、攝影、一相一故事

抗爭藝術 | 香港人堅持頹而不廢 不做鼻涕蟲【文化者‧一相一故事】

「這蝸牛怎麼沒長出殻來呢?好可憐啊!」九十後的佛心小鮮肉友人嘆句。 「無殼蝸牛」總是惹人憐憫,看香港一眾「無殼 … 閱讀全文 抗爭藝術 | 香港人堅持頹而不廢 不做鼻涕蟲【文化者‧一相一故事】

2019-10-112020-03-08 藝術、專欄、攝影、一相一故事

聖地論【文化者‧一相一故事】

坐在那冰冷的木頭上,傾聽着鬧市的煩囂,我能感受它的孤寂,它曾經歷多少風雨和故事,更是昨日傾訴的聖地... 日前 … 閱讀全文 聖地論【文化者‧一相一故事】

2019-09-202020-03-08 藝術、專欄、攝影、一相一故事

種子說【文化者‧一相一故事】

小時候我們總愛跑呀跑呀,嘴上說着:「不累,不累!」 隨年歲成長,我們的腿長了,膽小了。總想着步伐要慢下來,其實 … 閱讀全文 種子說【文化者‧一相一故事】

2019-06-202020-03-08 藝術、攝影

十七歲攝影師 Chill住影相才是王道【文化者‧專訪】

這陣子耳邊最常聽到的話大概就是「都唔知而家啲後生諗乜」。人們常說「三年一個gap」,不快快跟上這時代的步伐真的 … 閱讀全文 十七歲攝影師 Chill住影相才是王道【文化者‧專訪】

2019-03-052020-03-08 藝術、攝影

攝影師Redge Solley:定格1969年純美老香港 【文化者•現場】

「50年前我來到香港,在軒尼詩道最常看到營養不良的人力車夫拉著美軍,我像移民到別的星球。」── 攝影師Redg … 閱讀全文 攝影師Redge Solley:定格1969年純美老香港 【文化者•現場】

文章導覽

較舊的文章

【香港電影】系列

香港電影
香港電影
香港電影
香港電影
香港電影
香港電影
怨泊
4拍4

【法國五月 2023】系列

【香港製造】系列

香港製造
石家豪工筆下的香港摩天大樓【香港製造】
「香港製造」不是標籤而是味道【香港製造】
標籤以外還剩甚麼 動畫師莫震熙 憑香港味闖出國際【香港製造】
曬冷本地創意舊作 藏家話你知點解鐘意「Made in Hong Kong」【香港製造】
你G唔G 呢三樣曾經係平民恩物?【香港製造】
你每天都隨身攜帶 最貼身的本地產物【香港製造】
在黑白之間 Pen So拼砌今昔最美「Home Kong」 【香港製造】

【日本次文化】系列

日本次文化
今敏:我發自內心地感謝自己能夠遇到《千年女優》這部作品【今敏逝世十周年】
碩果僅存的租借漫畫店 撐起他們的是......【次文化週專訪】
只有11歲的日本紋身師 你敢放心將身體交給她嗎?
用插畫重拾遺美 你看過這樣的日本?【藝術】
另類日本花藝 井上羅来用創意展現昆蟲之美【藝術】

The Culturist Facebook

The Culturist Facebook

近期文章

  • 【藝聞】藏家全權購下MC Escher版權 將大力推廣 2023-12-03
  • 【悼念】一生最愛拍狗拍人 紀實攝影大師 Elliott Erwitt離世 2023-12-01
  • 【拍賣】張大千、高嶺梅摯交見證藏丹青 總值2億「梅雲堂」珍藏再登拍場 2023-11-30
  • 【展覽】巴西藝術家 Vik Muniz 香港個展 表象與層次角力 重現立體派大師之作|2023 展覽推薦 2023-11-29
  • 【展覽】拉丁美洲巨匠 Oswaldo Vigas 個展12月登場|2023 展覽推薦 2023-11-28

使用電子郵件訂閱THE CULTURIST

輸入你的電子郵件地址訂閱THE CULTURIST的最新文章。

佈景主題採用 Automattic 所設計的 Ix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