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釋本有

自從出版了《香港風情畫》後很多人問我,是否很懷念昔日?是否覺得七八十年代香港比現在更好?但是我個人的行動是這十多年來一直在中國各地寺院和古城遊走,爭取空間(即想辦法自給自足繪畫佛教漫畫)做作品,並沒有陷入香港未來的迷思和恐懼大灣區計劃,我能夠做到的是全力做好感興趣的正業發展自己所長,實踐理想同時修行弘法。

昔日快樂是因無知

現在資訊泛濫,各種情報和負面消息甚至消除評論觸手可及,人們的情緒會被不自覺消費(有一些評論節目甚至要付月費),所以表面上香港人好像多了很多選擇,譬如評論人說「香港實死你可以計劃賣樓移民」、「盡快續簽過期BNO」、「先換美金」……而事實上,現在香港人的生活環境真的比七八十年代差嗎?居住環境狹窄這回事從來都是,我是在18歲跟兩個志同道合的畫友在元朗農村以1200元租了畫室才開始獨立,之前即整個七八十年代都是睡碌架床(即普通話的上下鋪床),那個年代擁有自己房間的小孩子不多,很多人曾像我一樣一家五口住在四百多呎(約300多平方)的空間。

當時的零食更沒有太多選擇,沒有各種廉價入口貨、街邊魚蛋牛雜吃了通常會生蛔蟲,有一部小小的黑白遊戲機(過橋抽板之類)已很滿足,更莫說有幾百款4G手機可選擇,出境旅遊譬如去日本或歐洲更是想都不敢想。我是93年去日本讀書時才第一次出境,還記得辦留學簽證過程很痛苦,當時要叫家人問人借錢集合了幾十萬去證明有存款。

80年代貧富已極懸殊

香港貧富懸殊不是今天的事,還記得91年觀塘一間300呎天台木屋,已經月租3000元,當時辦公室助理每月也是這個收入,漫畫公司的助理更低,只有1500至1800元左右(而且常要通宵工作),那時候能夠讀港大、中大的都是天之驕子,儘管做裝修學師哪些年工資都是三幾千,幾年後滿師成了師傅都不會發達,因以前替一般的家庭或辦法室裝修不值錢。

記得初中畢業時(即中三),有很多同學都放棄升學去廚房或地盤工作,甚至跟車(即當搬運工),回想起來哪年代很多男同學都還沒發育,因只有14、15歲,都只是160-163 cm身高左右就去讀「社會大學」……沒聽過有人哭訴自己身世可憐,而且過兩年有部call機(傳呼機)掛在腰間就很了不起似的。

見步行步 願望卑微

是的八九十年代普遍港人(除了精英)都是見步行步,願望也很卑微,記得我畢業回港在98年月入一萬多後,就在郊區租了村屋並買了大量宜家傢私後,竟引來《姊妹》雜誌記者的訪問,該女記者當時感嘆:「也想好像你一樣自己住、買宜家傢私」……對於現在很多中產而言這當然是個笑話。可以說,八十年代香港年輕人其實舉步維艱,港英政府也沒有對年輕人有太多幫助,雖然有職業發展學校之類,但沒有鼓勵年輕人從事文化創業產業,連一間美術專門學院都缺乏,入理工讀設計要會考合格,但很多喜歡畫公仔(即視覺藝術強的都不擅長背書),幸好當時興旺的電影產業提供了很多學習機會。我也是因為少年時看了很多電影和漫畫,決心去日本留學,一落機交完三個月學費宿舍費只剩下三萬多日圓(即當三千元港幣),於是就馬上去找洗碗工作!

20歲開始洗碗清潔溝渠

在東京讀書時,工作很辛苦,刷溝渠的水常彈到口裡。那時的日本人也不那麼友善,因中國還沒掘起,「中國人!滾!」是去找洗碗工作時常會遇到的事。所以,今天我並不恐懼大灣區,有一些辦公室才一千多元租金,已可租下來做佛教動漫,至於香港核心價值觀會否在未來消失?未來沒有人能準確預知,也沒有任何事物永恆不變,所以才再三強調要趁現在盡力做好自己,因為現在機會的確比以前多,至少有了網絡,我們能更容易學習(98年一台蘋果電腦要做到平面設計的全套要3萬以上),更容易跟海外或國內溝通(如會外語或普通話),而非只是利用網絡整天討論香港的未來,未來不應該只是討論,而是要去開創實幹,我曾一個人在雲南大理繪畫佛教水墨和做模型時,也沒有人關心理會,但是三月份就準備回港在佛教小學教小學生繪畫貢獻一點心得,能夠用母語即廣府話教學已很感恩、很珍惜。

IMG_3343

未來不應該只是討論

要維持香港核心價值觀需要能量,需要香港一些年輕人放下成見了解國內發展(即國情)知己知彼,或出國留學(苦學)再回港幫忙推動甚麼,那麼就算有大政策下來也至少能保護自己免於馬上被淘汰。其實香港算很幸運,因為現在的政策並不暴力,我曾去過柬埔寨金邊S21集中營參觀,而且逗留了幾天苦思一些人生問題(可能有人覺得很奇怪)。很多國家或地方一旦主權移交都經歷過暴力血腥清場會有幾十萬至上百萬人死亡,甚至極多受害者會遭受酷刑折磨而死,佛法稱這種現象為「共業」。

香港回歸祖國超廿年,這20年過度期其實算平穩,而且當中也的確有不少人因此賺到錢(譬如從自由行的貿易和樓價上升)而移民到心目中嚮往的國家,而留下來的人通常會問那香港核心價值觀是否會被改變,甚至將來是否沒有人會說廣東話(即港人稱的粵語-粵語其實有幾種)?

IMG_3345.JPG

再說一次未來無法預計,也沒有任何事物長久不變,拋開感情客觀去看,你會發現在當下只能做自己感興趣的正業而且要盡力去學習,這方面內地很多年輕人值得讀,我在淘寶購物評論中常看到高中生年輕人暫時不夠錢買iPad pro但買了廉價的國產電子繪畫板後都在熱烈討論,他們都似香港八十年代年輕人都有奮發心,不要期望政府幫到甚麼,正如我從來不理會漢傳佛教的腐敗問題,但有為廣東佛協用心畫好封面和正在畫《虛雲老和尚》漫畫,每個人都努力緊守岡位,有天才能打動別人向好的一面改變,這才是真正的團結,爭論埋怨於是無補。

以上,合十

(編按:畫僧 #釋本有 每逢星期一 blue Monday 開始,為 #文化者 讀者訴說《人間》智慧、處事之道,希望為眾生送上心靈雞湯(是素湯),在一星期的開端掃掃藍調,敬請留意)

Copyright © 2019 The Culturis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