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不只有災難片將我們排除在另一個平行時空,就連英雄片也建立了專屬的宇宙。筆者少時曾幻想自己即使身陷險境也有鋼鐵奇俠的救援,長大後才驚覺原來他不飛香港。儘管如此,也不減世人對美漫英雄的熱愛,各地的電影、遊戲及周邊商品市場都乘着這股熱潮,大賣他們的商品。當眾人都渴望擠身漫威的英雄宇宙,印尼人卻另闢新天地。
在印尼雅加達的購物商場,總會看到一尊頭戴藍色面罩、面罩側面各有一隻雪白的翼,身穿藍色緊色衣、腳踩紅靴、穿戴紅色手套的超級英雄,這就是印尼家喻戶曉的超級英雄「剛達拉」Gundala。Gundala由漫畫家Harya Suraminata所創造,以其作為主角的漫畫《Son of Lightning》先於1969年亮相,2005年再版。

印尼擁有悠久的漫畫史,其民間傳說故事和英雄主義故事出現在1950年代初期。及至80年代,印尼的漫畫行業蓬勃發展,青少年愛情漫畫,武術漫畫與及超級英雄漫畫盛極一時。後來,印漫被美漫的氣燄所掩蓋,更礙於缺乏翻譯資源,難以擴大觀眾。
開拓全新漫畫宇宙 - BCU
2019年,印尼的漫畫公司Bumilangit首次將本地國民英雄電影《Gundala》搬上大銀幕,決意與Marvel的美漫宇宙平分秋色。被外界的看好的Bumilangit由Bismarka Kurniawan所策劃,他是一名工程師,但卻鍾情於漫畫。 2003年,他開始着手收集印尼最受歡迎的漫畫人物的知識產權、管理版權、將舊漫畫數碼化,而該公司現擁有超過1,000個角色,並且每年出版數十種不同的漫畫系列。而Bumilangit早前亦宣佈將會在未來6年間開展8部以Gundala為首的英雄電影,打造一個全新的英雄漫畫宇宙(Bumilangit Comics Universe-BCU)。

這位新世代漫畫大王Bismarka Kurniawan曾說:「Gundala是印尼最赫赫有名的超級英雄之一,要令觀眾對此感興趣對我而言並不是一個挑戰。從我們決定拍電影的那一刻,就已經考慮發展更大的宇宙。」他亦強調需要發展出一個屬於印尼並且可以團結團隊的超級英雄,而Gundala就是那位天選之子。國民得知這位國寶級英雄即將進軍電影界,紛紛獻上各式各樣的支持。Bismarka說:「當我們宣佈的那一刻,就開始收到粉絲的Fanart和歌曲創作,我們將所有受Gundala啟發而創出的歌曲組成了一個專輯。」
Bimo Maliki 創作的 Fanart (網上圖片) Danarust 創作的 Fanart(網上圖片)
他既是英雄,也是意識形態
有別於傳統的英雄電影,Gundala不僅是動漫和電影中的人物,亦是一種印尼人對抗社會不公義的控訴。這部作品是當地社會的寫照,故事的情節涉及眾多社會議題:勞工動亂、階級差距、背叛、操縱、機會主義、剝削、心理恐怖、獨裁等,以及所謂的領導人利用人民為自己的權力和貪婪謀取利益的事實。

電影的故事講述一個活在印尼貧民窟的少年Sancaka,從小就明白抱打不平反而會自招其禍的道理,所以他即使遇見不公也選擇噤聲不語。但面對父親在抗議中被殺害,母親又離他而去,更遭其他流浪的男孩欺凌,左右受敵的他開始意識到吞聲忍氣只會令不公的世界變得更為黑暗。此後,他跟隨Awang學習武術,並意外地獲得電撃的超能力,最終成為了一位捍衛人民的超級英雄。
Gundala電影劇照(網上圖片) Gundala電影劇照(網上圖片)
到底Gundala將來能否成為眾人熱話仍是個未知數,但印尼人堅信自家的創作也有出頭天,這份勇氣已經贏得不少掌聲,至少比中國的山寨版Iron Man《機甲戰神孫悟空》更有看頭。
撰文:陳昶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