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近代攝影師杉本博司、荒木經惟、森山大道、中平卓馬等人的攝影作品各有特色,各自表述的內容與視覺語言盡不相同,但鏡頭下的照片卻大多以不同的黑白呈現,深深影響當今年輕一代的攝影人對黑白照片的追求。當然黑白的呈現基本上都不是一眾大師作品的賣點,但各自不同的黑白色調標記讓人無法忽視。而明日18號於台北華山文化創意園區正式開幕的「植田正治逝世 20 年紀念回顧展」,日本攝影大師植田正治的作品不僅讓法國人形容為「植田調」(Ueda-cho),更是獲法國頒發法國藝術與文學騎士勳章的首位攝影師,而「植田調」指的絕非單單是色調,而是一系列擺拍照片的超現實格調。

植田正治拿著氣球的自拍照(圖片來源/Shoji Ueda Office)

植田正治被世人奉為一代攝影大師,而他本人卻一直自稱業餘攝影愛好者。他一生87載(1913年-2000年)正正踏上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起伏極大的一段歲月。不過他不曾想要脫離孕育他的一片沙土地,19歲在東京東洋攝影學校畢業後,他回到故鄉鳥取縣一邊經營着照相館,一邊在工作室研究攝影。與此同時他亦沒有想為歷史作紀錄,也沒有跟隨日本藝術的潮流改變自己的風格,始終如一拍攝自己想拍的,追求自己認定的攝影藝術境界。

植田正治《少女四態》(圖片來源/Shoji Ueda Office)

他的大部分作品都是在離他家大約5分鐘車程的鳥取沙丘所拍的。這個沙丘就是他的舞台,自己、家人、朋友通通都可以是主角或配角,大多都按照他的劇本而行。在那片沙丘之上,一張張柔美又平和的「植田調」照片應運而生,最溫暖人的也許就是在鏡頭之下我們都能感受到親朋友愛,我想或者是因為他將一大部分時間用在和家人朋友一起拍攝,那種既是認真創作,情緒上又不會很認真的態度,才使他一直說自己是業餘攝影愛好者吧。

植田正治《有妻子的沙丘風景》(圖片來源/Shoji Ueda Office)

今次回顧展首次展示140件植田正治家屬珍藏的攝影原作,當中作品除了彩色照片外,其餘黑白照片均為植田正治生前親手沖曬,除此之外還包括8釐米創作影片以及重要攝影集等。令人感興趣的是,到底家屬所珍藏的作品中,背後有着甚麼故事呢?這還得要到現場一看究竟。

植田正治逝世20年紀念回顧展

日期:2020.01.18 – 03.01
時間:10:00 – 18:00
地點:華山文化創意園區 西五館(台北市中正區八德路一段1號)
票價:280台幣

同期展出: 「永遠的植田正治」二手書展

日期:2020.01.1 – 02.29
地點:二手舍BGTP空間(台北市大安區信義路四段156號)

撰文:余日一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