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去年社會運動爆發開始,本地演藝界的現場演出不得不以取消或延期等方法應對。而受今年初開始的疫情影響,政府更宣布康文署旗下場地採取「封館」措施,現場演出工業可說是步入寒冬。音樂人和歌手沒有商業演出,唯有「自製」表演機會。多得社交媒體的便捷,近來除了電台安排的特備歌手crossover節目,幾乎每晚都可以看見無論主流或獨立的歌手都在Facebook和Instagram上,以音樂直播陪伴樂迷渡過「出不了街」的時光。

也不知道是否要感激這段時間,竟能讓久違的組合出山。事緣久未有全新作品的本地組合C AllStar 4位成員(不多不少剛剛好)宣布合體,兼每晚都會在社交平台上合法、合情、合理地集結「陪你隔離」!「驚唔驚喜?意唔意外」?在各成員都相繼交出精彩的單飛作品後再次相聚,相信他們「靈魂進化」了應該不只一個Level。在抗疫期間想跟C AllStar一起進化,記得每晚捕實他們的社交平台!

2010所發行的首張專輯《Make it Happen》

C AllStar昨天在組合專頁發放消息,表示將在4月1日至30日、每天晩上九點半在YouTube、Facebook和Instagram上進行「期間限定」直播。也代表樂迷將會有足足一整個月的時間、每晚都能免費聽到King、On仔、釗峰和Jase合體唱歌!(朋友笑說「唔知佢唱厭先定我聽厭先…」)。然而身為十年前忠粉的小編看到消息要嚎哭都來不及了,因為他們連公告的貼圖都設計得十分有巧思。心水清的樂迷大概會記得,這是在彷照他們還在旺角行人專用區表演的時候,2010所發行的首張專輯《Make it Happen》封面設計。在連行人專用區都已經消失,也經歷過團體高峰、暫休和成員單飛的十年後以這樣的方式重組,相信他們也感慨萬分。

C AllStar公告貼圖宣傳四子合體的live表演,設計啟發自10年前首張專輯

這十年來做過的事,未知C AllStar是否無悔,但香港樂迷定會為擁有「最香港」的本地歌手而驕傲。2010年在「偶像歌手末期」以四人重唱組合之姿登場,沒有唱片公司的百萬打造,只有最貼地的「西洋菜南街Busking」;同年唱紅「天梯」後,在2012年舉行首個大型演唱會、兩年後更正式「由街頭唱到紅館」,以四年時間一步步創造最港式的音樂傳奇。

C AllStar的音樂也一直與香港人同在,在2009年還未發行專輯,On仔就唱過《我們的電車上》記錄本地獨有風光;2013年打正旗號以《Cantopopsibility》為專輯命題,以多元曲風實驗廣東歌的可能性;後來經歷傘運,他們在2015年以《生於斯》12首歌曲與本地年輕人同喜同悲,迷失惶恐也一起;來到壞與更壞的2019年,已陸續單飛的C AllStar先為電台特備節目合唱《沒有剩你一個》,齊上齊落,以音樂給彼此最大的擁抱;一波未平之際,疫情的來襲再次讓香港人跌進無明。曾為醫護的「On姑娘」率先從1月起幾乎每天在個人社交平台更新「煩過你阿媽防疫提醒」(有用,記得定時定候回帶睇睇),鼓勵防疫靠自己;來到疫情嚴峻、「乜都 from home」的時間,4位成員更相約聚首,每晚為樂迷送上免費娛樂,少點恆心也成不了事;更別說在這「沒有show開的日子」,每晚準備音樂設置的成本

但與香港樂迷同在的心,相信無法以金錢衡量。無論大事小事,只要是香港的事,C AllStar也一直都在。這樣的一路相伴相信是讓本地樂迷感到最暖心,也是多次獲得「我最喜愛組合」的原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