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色向來是一個重要的電影視覺語言。先說《重慶森林》,王家衛一直鍾愛用顏色說故事,背景氤氳着淡淡的綠色,烘托出金城武與梁朝偉的孤獨和憂悒;又講講時興的《魷魚遊戲》,樓梯髹上夢幻的粉色,下一秒卻在夢幻上潑鮮血,用強烈的對比塑造出不安的對立。然而鄭保瑞的新戲《智齒》偏偏抹走了顏色,用黑白畫面示眾,迫觀眾走進褪了色的香港。

若「藍色窗簾」的藍代表作者憂鬱,沒有顏色的電影又該如何詮釋?「是一個混沌的狀態。」不需過分解讀,鄭保瑞已開宗明義黑白的用意。電影構思到拍攝、製作到完成,歷經多年,使他有更多時間去沉澱,可以思前想後再作決定。但將影片變成黑白,並非計劃已久,而是一個隨意的決定。

圖片:《智齒》劇照

及至電影剪輯完成後,鄭保瑞忽然心血來潮,叫剪接師把畫面轉成黑白,本來只想試試水溫,豈知一看就把整套戲看完。他直言外界起初不看好將電影調至黑白,勸他不要「整色整水」,但看畢電影,都一致認同黑白最符合《智齒》。「對啊,我們就是垃圾。」戲中廖子妤注射毒品後睡在後巷的垃圾堆中,黑白的世界就是如此奇妙,人和景融合,既是垃圾也是人的狀態,的確十分適合形容角色的處境。

圖片:《智齒》劇照

怕美術的心血被白費,這應該是轉黑白片最教人擔心的事。美指就是負責決定道具使用,顏色應用,與劇情、人物環環相扣。一下子把顏色抽走,豈不是少了一條說故事的線?然而此舉反而令觀眾更集中主線,血腥的電影沒有紅色,觀眾就不會輕易被擾亂,以至過分聚焦談論電影的血腥,取而代之是可以好好感受電影的壓抑、角色的無助,更留意劇情和演技。《智齒》於第15屆亞洲電影大獎榮獲最佳美術指導,事實證明,美指的心血並沒有白費。

圖片:《智齒》劇照

黑白之所以勝於紅,原因是鄭導意不在血腥,他最想說的是一個對救贖的恐懼。戲中主角為了生存而想得到救贖,卻要為了得到救贖而賭上生命,得不到救贖就如電影的預告的一句「活着比死亡更無能為力」,黑白片令眼前所見的一切更加密集,更難有喘息的空間,濕濕漉漉的垃圾堆呈現出一個更黑暗更抽離的世界,如同與主角一樣,來回地獄的邊緣。

圖片:《智齒》劇照

黑白色,也是鄭導看見今天香港的顏色。在繁華鬧市背後,滿藏被遺忘的人和事,譬如片中出現的觀塘的裕民坊,現今商戶已全部遷出,踏進重建工程。鄭導所取的景大多數都是快要清拆的地方,他想用鏡頭把即將消失的香港保留下來,曾經風光的歲月逐漸褪色,黑白色仿似賦予了這部電影一個新的視覺。

撰文:陳恩慈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