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十年、耗資38億元活化的舊中區警署建築群(稱為「大館」)將於29/5正式分階段開放公眾,將歷史古蹟與當代藝術融匯,希望成為香港獨特的文化地標。#文化者 率先參觀拆板後的大館,並專訪了大館文物事務主管楊穎賢,了解這個香港歷來最大型古跡保育項目所面對的活化挑戰,以及大館如何保留及呈現最老170年歷史古跡的面貌。
「最大挑戰時是把本來一個封閉的空間,變成給予公眾享用、及放進民娛設施的場地。」楊穎賢說。
我們巡視過共11幢歷史建築,未來大館將有一連串的音樂、話劇、舞蹈、展覽、電影等等活動,大部分都是免費,包括第一個多媒體展覽「大館一百面」,讓訪客透過影片、廣播劇與聲畫互動裝置,了解這歷史古蹟與地區民生的關係;另一重頭戲《拆棚》,取材自中區警署建築群的歷史,創作團隊來自世界各地,包括10名香港藝術家。
還有,大館新建了兩幢現代化建設連接逾百年的古蹟,這兩幢建築都用上環保裝置,以澳洲回收來的車軨當牆和窗,又有何環保功能?
大館入場證即起開始登記,參觀前需預約,每日入場名額為2000人,每人參觀時間為2.5 小時,免費。
https://www.taikwun.hk/zh/member/login?redirect=ticketing
Copyright © 2018 The Culturis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