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我多年前的《貨幣戰爭》系列,預示了貨幣危機。現在,我再開始用個人藝術家的身分,和自己的作品再去做戰爭,加進我的情緒和對世界的認知。」── 中國藝術家徐渠

中國藝術家徐渠把人民幣和美金拼放在一起,正好反映中美關係的劍拔弩張。

《貨幣戰爭》是中國藝術家徐渠自2013年延續至今的創作系列,被喻為預示了環球的貨幣戰爭。去年下半年,他重新延續這系列,向世界提出新的問題,讓自己及觀眾反思金錢和權力的象徵主義。

徐渠正於香港Massimo De Carlo 畫廊舉辦個展「成色」,展出一系列新作。局部放大了的全球貨幣不只是視覺上的抽象形象,其實是藝術家專注各國不同貨幣中的特性與面貌,再沉澱出獨特的象徵意義。 

貨幣是一地文化藝術的濃縮

港幣十元、人民幣一百元、美金一元以歐元、英鎊等一小塊裁下的部分,貨幣的符號被徐渠在畫布中變形、扭曲和重疊,展視了一種極簡、非象徵性、非物質化和全球化的藝術手法。

徐渠說,因為世界上兩次戰爭的起源地都在歐洲,所以他特別把歐元處理得比較有張力,加強色彩的對抗性。此作取材自歐元五百。

貨幣猶如一個國家的名片,所以各國都會找當地著名的設計師或藝術家設計,把名人印在上面,像徐渠形容,那是一地藝術設計、文化歷史的濃縮。「紙幣你拿上手會覺得很規矩,尺寸都差不多,觸感光滑,非常有秩序感,但其實它背後是有無數人的想法,或者視覺的經驗在裡面,所以我想把那個東西再反過來挖掘出來。」

展覽最有趣的角落,他把人民幣和美金拼放在一起,正好反映中美關係的劍拔弩張。「美金處理得比較暗,因為它是全球霸主的那種感覺,我想突顯她的傲慢程度,她會覺得全世界都在她掌控之中,最後變得冷冰冰的;人民幣圖案性的東西其實非常傳統,我把它放大後那種花卉的圖案變得更加抽象,然後繪畫使其那種流淌性反而出來了,呈現人民幣的活躍流動性。」

冷冰的美金VS流動的人民幣

「我把紙幣局部放大到60倍,用手觸摸的時候能感覺到它的質感。然後在之前用極簡主義的方式去製作的時候,我加強了那種印邊線條的質感。這次我加強了個人對一種觸覺的理解,貨幣上那種細微的東西我會把它放更大,藝術家用筆觸控制畫面的時候,你會發現情緒、對世界的認知,和對貨幣系統的流動性的那種認知。」徐渠侃侃在解畫。

將五歐元局部放大60倍後,再用油畫創作,變成了滲進藝術家情緒的抽象作品。

這些強烈的視覺效果似乎預示全球化的破裂,或者某個危機時刻的到來。一旦認出了每張鈔票上的關鍵圖像設計,觀眾對於每幅畫的感知就會以奇妙的方式發生變化,每張畫布上的複雜圖案,便會隨著某個貨幣紋路的形態與作為社會核心的貨幣體系演化契合,創造出一種親密又疏離的效果。

因為展場在香港,徐渠也特別拿十元膠紙幣來創作。「它是塑膠貨幣,設計非常有名也獲過獎,但香港人似乎不太喜歡它。」

徐渠身旁的正是特別拿香港十元膠紙幣創作的作品。

徐渠說,他畫歐元的時候感覺更特別。「因為我們這個世界上兩次戰爭的起源地都是在歐洲,所以我會把它們處理得比較有張力,或者他們那種色彩的對抗性,比如說把紫和綠的對抗性加強。」

更有趣的是,電子貨幣越來越普及,紙幣可能就成為廢品、歷史,徐渠也看到這個趨勢,所以更想以之作為創作媒介。與此同時,在世界的收藏系統當中,他又如何看這種金錢遊戲?

「成色」通過使用短小而急促的筆觸,捕捉到錢幣的精髓,藝術家也隨着符號的碰撞而捲入其中。

藝術金錢遊戲 以錢買錢?

「當我們從畫廊或者博覽會買下自己心怡的藝術品時,其實就是在用錢買藝術。但如果進入拍賣市場,它就會變成一個金錢遊戲。到最後的時候,我們會發現貨幣和繪畫,它的價值會產生一種互換,我覺得這就是最初想針對的問題:當藏家去買藝術的時候,其實你是在用錢買錢,是一個遊戲。」

1978年生於南京的徐渠,德國進修後回到北京創作,是新一代中國青年藝術家的中堅分子,以其獨特多變的創作模式而被認知,透過包括影像、繪畫、雕塑和裝置等,打破舊有的界線,向全球化的世界提出質疑。


41歲的徐渠,德國進修後回到北京創作,是新一代中國青年藝術家的中堅分子,創作媒介由影像、繪畫、雕塑和裝置等。

徐渠「成色」個展

日期:即日至10月26日
時間:10:30 至 19:00(星期一至六)
地點:Massimo De Carlo, 畫廊
中環畢打街12號畢打行301室

撰文、攝影:鄭天儀 (部分圖片由Massimo De Carlo畫廊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