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醒夢」的概念於1867年,首先由法國漢學家Marquis d’Hervey de Saint-Denys提出,形容人類在夢境中擁有強烈的自我意識。那些人既知道自己在做夢,又能夠自由控制…Continue Reading
Posts
最近在台灣看完《聖鬥士星矢——燃燒30年主題展覽》,驚訝於策展人的努力,在此想說幾句。 《聖鬥士星矢》是日本上世代流行文化中的動漫作品;自80年代傳入香港,一直成為香港80後回憶的一部分,雖然比較通俗…Continue Reading
已故現代主義建築大師Ludwig Mies van der Rohe提出「Less is More」,已經泛濫至各個界別。在藝術歷史的洪流中,我們又如何理解這金句的道理? 一新美術館正在舉行的展覽《中…Continue Reading
根據《通典》記載:「窟壘子亦曰𣁽壘子,作偶人以戲,善歌舞,本喪樂也,漢末始用之於嘉會。北齊後主高緯優所好…」說明木偶戲本身為祭祀先人之用,最早可追溯至漢朝。後來慢慢由北齊發展,至唐朝更普及…Continue Reading
昨天(8月1日)也是農曆七月初一,是傳說鬼門關大開的日子。其實鬼門關未開,整個六、七月香港社會已充斥魑魅魍魅,沒有最恐怖的詭譎社會事件⋯⋯ #文化者 推介 正在台北舉行的展覽「妖氣都市-鬼怪文學與當代…Continue Reading
近日中國安徽22歲女漫畫家張冬寧,因繪畫「豬人」漫畫諷刺時弊,以涉嫌辱華為由將她拘捕,案件隨即成中外網民熱話,但網民整合資訊後傳出案件內情相當曲折離奇。 張冬寧以微博帳號「橘豚月月抽」分享個人創作漫畫…Continue Reading
「如果做正確的事的人們活於恐懼,也就代表魔鬼的那方勝利了。所以要站起來,做我們覺得對的事。捍衛我們的自由——言論自由、出版自由,還有堅守道德地做人的自由。」—— 次文化堂社長彭志銘 香港書展上星期完結…Continue Reading
史蜜夫糖果廠你未必記得,但一款印有藍色牛牛包裝的鳥結糖你大概會有印象。隨糖果廠第二代接班人方氏三兄弟退休,made in Hong Kong的牛奶鳥結糖、橙味軟糖、蜜瓜味軟糖等為港人熟悉的軟糖也將成絕…Continue Reading
「玩物喪志」四字在中文世界是絕對的眨義,但現今玩具成了收藏的一個門類,有價有市,似乎玩物不一定喪志。而組成神雕俠侶、郭靖黃蓉般闖盪設計玩具界的江湖,似乎有添一份浪漫,這一說正是我在展覽上碰到的Go和K…Continue Reading
綠海龜、中華白海豚和黑面琵鷺,三種數量越來越少的香港標誌性的動物,來到建築師李國欣和矢野豐手上,化成在地藝術裝置「動力築影」,藉由科技探討生態系統、氣候轉變與人類活動之間的關係,配上百年前為沿海的香港…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