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The Culturist

  • 首頁
  • 360美術館
  • 展訊
    • 360美術館
    • 展訊
    • 舞台/活動
    • 海外資訊
  • 文化
    • 文化
    • 社區
    • 傳統技藝
    • 閱讀
    • 音樂
    • 電影
  • 藝術
    • 藝術
    • 攝影
    • 拍賣
  • 專欄
    • 職人阿港
    • 黃紙仔
    • 八公講古
    • 釋本有
    • 一相一故事
    • 詠物誌
  • 聯絡我們
  • 訂閱我們
Slider

香港製造

Slider

快門裏看盡城市變遷 廢墟攝影師:「我哋係保育過程裏面嘅一粒齒輪。」

https://youtu.be/fagOn6D4BS8

Posts

港中韓藝術家 夢幻系作品療癒人心【文化者‧現場】

  • By 熊 天賜
  • Posted on 2019-08-092019-09-20

「清醒夢」的概念於1867年,首先由法國漢學家Marquis d’Hervey de Saint-Denys提出,形容人類在夢境中擁有強烈的自我意識。那些人既知道自己在做夢,又能夠自由控制…Continue Reading

《聖鬥士星矢》台北展 實景重遊三十年回憶路 【文化者‧台北‧現場】

  • By 熊 天賜
  • Posted on 2019-08-082019-09-20

最近在台灣看完《聖鬥士星矢——燃燒30年主題展覽》,驚訝於策展人的努力,在此想說幾句。 《聖鬥士星矢》是日本上世代流行文化中的動漫作品;自80年代傳入香港,一直成為香港80後回憶的一部分,雖然比較通俗…Continue Reading

簡筆畫青花 「釉裡藍」的Less is more魅力【文化者‧現場】

  • By 熊 天賜
  • Posted on 2019-08-072019-09-20

已故現代主義建築大師Ludwig Mies van der Rohe提出「Less is More」,已經泛濫至各個界別。在藝術歷史的洪流中,我們又如何理解這金句的道理? 一新美術館正在舉行的展覽《中…Continue Reading

鍾馗也會玩iPad 黃暉師傅的傳統木偶戲生存記 【文化者•專訪】

  • By 熊 天賜
  • Posted on 2019-08-052020-03-08

根據《通典》記載:「窟壘子亦曰𣁽壘子,作偶人以戲,善歌舞,本喪樂也,漢末始用之於嘉會。北齊後主高緯優所好…」說明木偶戲本身為祭祀先人之用,最早可追溯至漢朝。後來慢慢由北齊發展,至唐朝更普及…Continue Reading

鬼門大開 勇闖台北妖氣都市【文化者·推介】

  • By 熊 天賜
  • Posted on 2019-08-022019-08-08

昨天(8月1日)也是農曆七月初一,是傳說鬼門關大開的日子。其實鬼門關未開,整個六、七月香港社會已充斥魑魅魍魅,沒有最恐怖的詭譎社會事件⋯⋯ #文化者 推介 正在台北舉行的展覽「妖氣都市-鬼怪文學與當代…Continue Reading

安徽漫畫家涉辱華被捕 內情好比連續劇【文化者·收風】

  • By 余日一
  • Posted on 2019-08-022019-12-31

近日中國安徽22歲女漫畫家張冬寧,因繪畫「豬人」漫畫諷刺時弊,以涉嫌辱華為由將她拘捕,案件隨即成中外網民熱話,但網民整合資訊後傳出案件內情相當曲折離奇。 張冬寧以微博帳號「橘豚月月抽」分享個人創作漫畫…Continue Reading

次文化堂社長彭志銘 與香港人齊上齊落三十載【文化者•專訪】

  • By 熊 天賜
  • Posted on 2019-08-012020-03-08

「如果做正確的事的人們活於恐懼,也就代表魔鬼的那方勝利了。所以要站起來,做我們覺得對的事。捍衛我們的自由——言論自由、出版自由,還有堅守道德地做人的自由。」—— 次文化堂社長彭志銘 香港書展上星期完結…Continue Reading

【老店結業】又一made in Hong Kong成絕唱 史蜜夫糖果廠結業

  • By 余日一
  • Posted on 2019-07-312020-03-08

史蜜夫糖果廠你未必記得,但一款印有藍色牛牛包裝的鳥結糖你大概會有印象。隨糖果廠第二代接班人方氏三兄弟退休,made in Hong Kong的牛奶鳥結糖、橙味軟糖、蜜瓜味軟糖等為港人熟悉的軟糖也將成絕…Continue Reading

情侶全職做玩具 聚焦環境污染問題【文化者•專訪】

  • By 余日一
  • Posted on 2019-07-302020-02-22

「玩物喪志」四字在中文世界是絕對的眨義,但現今玩具成了收藏的一個門類,有價有市,似乎玩物不一定喪志。而組成神雕俠侶、郭靖黃蓉般闖盪設計玩具界的江湖,似乎有添一份浪漫,這一說正是我在展覽上碰到的Go和K…Continue Reading

建築師夫婦 藉藝術裝置說生態、氣候與人類的互聯【文化者•專訪】

  • By 余日一
  • Posted on 2019-07-292020-03-04

綠海龜、中華白海豚和黑面琵鷺,三種數量越來越少的香港標誌性的動物,來到建築師李國欣和矢野豐手上,化成在地藝術裝置「動力築影」,藉由科技探討生態系統、氣候轉變與人類活動之間的關係,配上百年前為沿海的香港…Continue Reading

文章導覽

較舊的文章
較新的文章

電子郵件訂閱登記

輸入你的電子郵件地址訂閱網站的最新文章,使用電子郵件接收新通知。

【香港攝影】系列

Slider

【日本次文化】系列

Slider

【世界對我們】系列

Slider

The Culturist facebook

The Culturist facebook

近期文章

  • 走進光影裏 尋覓深水埗在地情懷【展覽】
  • 黃紙仔音樂畫符 – 陳行 #46【專欄】
  • 美國電視名嘴Larry King死於新冠肺炎 享年87歲【名嘴病逝】
  • 英國各大博物館爭崩頭 「Trump Baby」最終落腳何處?【收風】
  • EP1 用畫作築起避風塘療癒人心|Steven Choi新版《小王子》繪本畫展【Podcast】
https://youtu.be/hf0znTD6Xyg
https://youtu.be/UXKnIAmRFiw

近期文章

  • 走進光影裏 尋覓深水埗在地情懷【展覽】 2021-01-25
  • 黃紙仔音樂畫符 – 陳行 #46【專欄】 2021-01-24
  • 美國電視名嘴Larry King死於新冠肺炎 享年87歲【名嘴病逝】 2021-01-23

Copyright © 2021 The Culturis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