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The Culturist

The Culturist

  • 首頁
  • 360美術館
  • 展訊
    • 360美術館
    • 展訊
    • 舞台/活動
    • 海外資訊
  • 文化
    • 社區
    • 傳統技藝
    • 閱讀
    • 音樂
    • 電影
    • 舞蹈
    • 設計
    • 評論
  • 藝術
    • 藝術
    • 攝影
    • 拍賣
    • 書法
    • 藝術科技
  • 專欄
    • 職人阿港
    • 黃紙仔
    • 八公講古
    • 釋本有
    • 一相一故事
    • 詠物誌
  • 文化者專訪
  • 聯絡我們
  • 訂閱我們

標籤: theculturist

2022-09-152022-09-15 藝術、社區、音樂、傳統技藝、文化

一連三場要有音樂祭﹕ 「新光戲院有鬼」 【粵劇 x hip hop】

https://youtu.be/2ZOHfpRJ1MA 「做到一些新舊交融、實驗性的音樂表演」,香港音樂人H … 閱讀全文 一連三場要有音樂祭﹕ 「新光戲院有鬼」 【粵劇 x hip hop】

2022-08-072022-08-16 藝術、社區、展覽、文化

延伸與限制 一門塑造空間的技藝 【建築】

我們,有沒有機會從地球上的一點,一直向前行(暫且計算游水同為「前行」的方法)—- 兩膊不偏左右地、雙腳邁步的角 … 閱讀全文 延伸與限制 一門塑造空間的技藝 【建築】

2022-07-282022-07-28 藝術、舞台/活動、香港、文化、海外資訊

香港藝術節延續篇《無極》 四十多位青春舞者撼動舞台 震攝人心的活力舞作 【焦點】

「《無極》是有關社會中的兩極拉扯狀態,以及群眾行為的美與醜。它關注自然的大循環、自然世界的形態,而人類是當中的 … 閱讀全文 香港藝術節延續篇《無極》 四十多位青春舞者撼動舞台 震攝人心的活力舞作 【焦點】

2022-07-212022-07-21 展覽、社區、藝術、香港、展訊、文化

大館新展《森呼吸》 郭瑛:與樹木對話同呼共吸【專訪】

(請訂閱文化者youtube,獲得更好觀片體驗:youtube.com/c/TheCulturistHK) h … 閱讀全文 大館新展《森呼吸》 郭瑛:與樹木對話同呼共吸【專訪】

2022-07-192022-07-19 電影

13年磨一劍《神探大戰》【專訪】

韋家輝:邪惡的魔鬼愛扮天使 作為長期合作夥伴,劉青雲曾形容:「韋家輝是個宗教。」 《神探大戰》編導韋家輝先生攝 … 閱讀全文 13年磨一劍《神探大戰》【專訪】

2022-07-142022-07-14 藝術、展覽

後現代繪畫的後秩序語言 谷敏昭「迴盪.繪畫」個展 【藝術輪迴】

「藝術家首要考慮是創作本身,次要才是生存意義。」— 谷敏昭 颱風暹芭襲港過後,一切回歸往昔,市內秩序復見,車水 … 閱讀全文 後現代繪畫的後秩序語言 谷敏昭「迴盪.繪畫」個展 【藝術輪迴】

2022-05-232022-05-23 香港、舞台/活動、閱讀、藝術、音樂、文化

「香港藝術發展獎」直播頒獎禮 西西、董橋分別獲獎【得獎名單揭曉】

由香港藝術發展局主辦的「第十六屆香港藝術發展獎」昨日(22日)舉行網上頒獎典禮,合共頒發25個獎項,鼓勵本地資 … 閱讀全文 「香港藝術發展獎」直播頒獎禮 西西、董橋分別獲獎【得獎名單揭曉】

2022-05-172022-05-17 展覽、舞台/活動、藝術、香港、文化

6展齊鳴 藝術館以互動科技演繹傳統藝術【文化者直擊】

隨疫情緩和,香港藝術館於上月底重開,並推出多個新展覽,配合藝術科技的趨勢,在展覽中加插互動元素,為藏品注入另一 … 閱讀全文 6展齊鳴 藝術館以互動科技演繹傳統藝術【文化者直擊】

2022-04-032022-04-02 黃紙仔、音樂、香港

黃紙仔音樂畫符 – 陳行 #108【專欄】

你扯吧啦!我咁樣做係有苦衷嘅⋯⋯ (今集前半部變咗黑白色Tone去講兩個苦命人Hank Williams同Le … 閱讀全文 黃紙仔音樂畫符 – 陳行 #108【專欄】

2022-03-292022-03-29 藝術、傳統技藝、其他地區、文化、海外資訊

巴黎聖母院掘到寶 14世紀古墓意外出土【重要發現】

巴黎聖母院(Notre-Dame de Paris)2019年4月發生的一次嚴重火災,令教堂的屋頂與尖塔被燒毀 … 閱讀全文 巴黎聖母院掘到寶 14世紀古墓意外出土【重要發現】

文章導覽

較舊的文章
較新的文章

【香港電影】系列

香港電影
香港電影
香港電影
香港電影
香港電影
香港電影

【法國五月 2023】系列

【香港製造】系列

香港製造
石家豪工筆下的香港摩天大樓【香港製造】
「香港製造」不是標籤而是味道【香港製造】
標籤以外還剩甚麼 動畫師莫震熙 憑香港味闖出國際【香港製造】
曬冷本地創意舊作 藏家話你知點解鐘意「Made in Hong Kong」【香港製造】
你G唔G 呢三樣曾經係平民恩物?【香港製造】
你每天都隨身攜帶 最貼身的本地產物【香港製造】
在黑白之間 Pen So拼砌今昔最美「Home Kong」 【香港製造】

【日本次文化】系列

日本次文化
今敏:我發自內心地感謝自己能夠遇到《千年女優》這部作品【今敏逝世十周年】
碩果僅存的租借漫畫店 撐起他們的是......【次文化週專訪】
只有11歲的日本紋身師 你敢放心將身體交給她嗎?
用插畫重拾遺美 你看過這樣的日本?【藝術】
另類日本花藝 井上羅来用創意展現昆蟲之美【藝術】

The Culturist Facebook

The Culturist Facebook

近期文章

  • 【專訪】從電影到舞台 陳詠燊眼中的戲劇 ── 專訪 香港藝術節《飯戲攻心》踏台版編劇陳詠燊 2023-06-07
  • 【舞台專訪】《愛的實驗》歷時四年正式公演 一場劃時代的殘酷實驗|2023舞台劇推薦 2023-06-06
  • 【影評】智叔遺作《世上只有爸爸好》「為甚麼」要看?|2023香港電影 2023-06-05
  • 【專訪】入木三分見丹青黑洪祿曬珍藏:每幅畫都有故事 2023-06-03
  • 【戲曲】香港首成梅花獎分會場 京劇演員張佳春憑《春草闖堂》摘梅 2023-05-31

使用電子郵件訂閱THE CULTURIST

輸入你的電子郵件地址訂閱THE CULTURIST的最新文章。

佈景主題採用 Automattic 所設計的 Ixion